正文浏览:
文澜书讯N0.6
发布时间:2009-11-10   作者:本站编辑  

(李    主编)

 

 

 

小 说

 

丁纾寒迟到的作家萨曼·拉什迪《羞耻》... 3

 

范典『从虚假到真实,咫尺之距』绵矢莉莎《梦女孩》... 4

 

罗豫『黑色青春物语』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 6

 

散 文 杂 文

 

范昀『孩子们不要诗,他们要笑』张大春《认得几个字》... 8

 

鲁周弟(散文)蜓蝴蝶梦... 9

 

历 史 · 传 记

 

卢说『历史人物的风波』杨天石《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11

 

李鹰『潜伏西藏的十个日本人』秦永章《日本涉藏史》... 12

 

范典『名女人背后的男设计师』诺德·斯嘉锡《我了解这些女人的身体》... 16

 

教 育

 

孙毅『快乐教小孩』:黄智鹏 王厚 《你会鼓孩子... 18

 

短 评

 

?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 19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19

 

基普?S?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 19

 

 

 

《羞耻》

迟到的作家

丁纾寒 /

    萨曼·拉什迪在中国的知名,并不因其未被译介的小说,而更多是因为《撒旦诗篇》引起的轩然大波。1989年,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在英国出版,其中对穆斯林的讽刺性描写,引来伊朗前精神领袖霍梅尼的追杀令。拉什迪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地下生活。尽管伊朗政府早在1998年就宣布放弃惩罚。但潜在的威胁并未离去。《撒旦诗篇》的日本译者被谋杀,意大利和挪威译者被攻击。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使拉什迪的作品迟迟不能登陆中国。

    《羞耻》的出现打破这一僵局。作为拉什迪第二部在国内正式出版的小说(前一部是儿童故事《哈伦和故事海》),这既是一次对著名作家的引介,又彰显了文学超越国界的普世性。小说故事既带有超现实性又具有政治寓意:奥尔特.海亚姆从小被三位一体的三姐妹“母亲”抚养长大,后来他离开家乡进入权力中心,目睹了哈拉帕及海德两个家族在争夺政治权力中的明争暗斗,还娶了海德的女儿——拥有神秘的催眠力量而内心潜伏着兽性的苏菲亚。通过对荒诞的现实和恐怖的权力斗争的描写,小说也影射了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政治历史。

拉什迪试图通过“羞耻”这个词去寻找原罪的根源:政治的动荡、独裁、古老极权的现代变种、宗教和种族冲突如何诞生?可怕的或许并非羞耻本身,而是以它之名实施的权力暴政:在伦敦,一个被怀疑和白人男孩发生性行为的巴基斯坦女孩遭父亲谋杀,原因是她的举动给家族蒙羞,丢了大脸。拉什迪说:“在我们这些人的成长过程中,名誉和羞耻是家常便饭,对生活在上帝和悲剧都已死去的环境中的人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却见怪不怪。”

    《羞耻》继承了拉什迪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打破了梦幻与现实,神话与历史之间的界限,时空的漂移、人物场景的变幻,在随意的穿插中进行。但它并不是一部单纯以技巧见长的小说。拉什迪曾说过:我发现我的小说不能避开政治问题。当今时代,个人与国家事务的距离如此之小,我们再也不能埋头写作,而对大众社会视而不见。书中的人物,看似夸张、滑稽,实际却有深刻的现实指谓。不仅体现了拉什迪作为作家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政治感和现实关怀。而在文明冲突论和意识形态批评充斥的今天,这种真诚的关怀显得尤为珍贵。

《羞耻》:[]萨曼·拉什迪著,黄灿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6月,28.00          浙图索书号:I561.45 523 2009,中文文学图书借阅室

—————————————————————————————————————————————《梦女孩》  

从虚假到真实,咫尺之距

  /

    绵矢莉莎是日本芥川文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从《Install未成年载入》、《欠踹的背影》到第三部小说《梦女孩》,她已经成长为青春文学的佼佼者。在通常人眼里,青春文学无外乎谈情说爱、砺志向上,可是最新涌现的一批日本新生代作家,却致力于揭示青春残酷一面,从生命的质感中透射出几近绝望的梦幻。这大概与日本的“颓废美学”有很大干系,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或大江健三郎等人身上,或多或少印有这种美学特质的烙痕,日本民族的人文本身便已呈现出“和”与“刚”的两面性,既冷冽又优雅,这种高度合成的矛盾如今置于其青春文学身上,亦极为贴切。

    小说女主角阿部夕子从小便因长相讨喜受到广告界青睐,并在家人安排下签定了终身“活广告”的协议。何谓“活广告”?说白了,便是以模特儿从小到大与产品一同相伴成长的过程,人会经历成长、生老病死的过程,产品也会,这种广告形式期限长远,牵涉到各种因素,风险性又极大,显然出自作者的一种臆想而已——类似于国外真人秀节目,跟踪并密切关注锁定对象,尤其一些新闻媒体也沿用此法屡试不爽。阿部夕子的出生便已打上悲剧的烙印,母亲干子为胁迫日法混血的父亲冬马与之完婚而怀上了她,到签定“活广告”协议,再到夕子读初中、高中,没有自主权,一直就生活在国民关注的视线底下,自由被剥夺,工作与生活日渐混淆。正是这样的“国民精灵”开始担当起造梦的责任,对于“梦”的解析,书中有段对白充分体现了它的实质——“就是谎言,所以才叫梦想”,这就形成一个很巧妙而且荒诞的回环,民众造就了夕子,夕子作为回报,以虚假之笑回馈他们的期望。

    梦虽是虚幻的,但总而言之是现实的投射,古印度人就曾认为,梦和现实没有本质区别。很可惜的是,夕子从最初应对媒体提问时表现出的诚实到最后失去本真一面,经历了一次痛苦的心理纠结。她开始异于同龄人,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不容置疑,只需按部就班,也许她真正怀念的是桥底下与伙伴们捉迷藏或去同学多摩海边的家中剖鱼。她在一个错误的时境下成长,周边人意见和聚光灯照下的表现让她恍惚,违背个人意志的选择,麻木而不知所措的活着——作者没有刻意反映人物的痛苦,而是通过距离感的描述,让人物置于时境和环境的交相辉映中。夕子的无奈表现在错误的生长方式,她从开始质疑到最后全盘接受自己便是“造梦人”的心理轨迹,其实正印证她一步步迈向毁灭的事实。与小伙伴童真无邪的玩耍,在最后竟成梦魇——当她在性爱录像曝光、名声大丧之后再去寻找多摩,已然人去楼空,再也找不到儿时玩伴。作者之所以用隐喻手法,正想表达时间最会捉弄人的真谛,说白了是夕子再也无从寻回从前的自己。

    书里对娱乐圈的内幕有所揭示和嘲讽,比如大明星的颐指气使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整一家经纪公司要靠他养活一批人,刚出道的明星要借由前辈提携或以色相作为敲门砖,对于指向性明确的提问要含糊其辞的回答,葬礼上的无声哀痛迅速赢得人气,不能随便谈恋爱……但因作者本身是女性的缘故,以夕子作为统率,书中讲到了一批女性艺人在娱乐圈的地位,比如美眉俱乐部的成员,性感可人的外在条件只不过昙花一现,最终不是人亡便是沦为三流明星,充分展现娱乐圈的残酷性外,也揭露了女性地位的低微——但这些毕竟是偏狭的,只能局限于作者本身性别意识的想象当中。夕子在娱乐圈的成长是虚假的、民众造就了这样的“梦”,同样也可迅速摧毁它。夕子最终爱上一个跳街舞的男孩,并被拍下性爱录像,当她遭受“毁梦”一刹的惊心动魄时,拒绝了经纪公司及自己母亲的援助。结局是惨痛的,却不无引人深省。

    此书可称得上女艺人心灵成长史,前不久震动国内的“艳照门”事件,那些涉案女艺人形象从此在国民心中一败涂地,有人公开在媒体面前痛哭流涕、有人则面临复出举步维艰。只想说,娱乐圈是个众口难调、日新月异的地方,明星在享受造梦光环带来的荣誉同时,也与真我作出了诀别。而绵矢莉莎正是想把这种残酷性融入到青春成长的个例中,把美好一拳打碎,造成一个凄美而脆弱的“梦境”。

《梦女孩》:(日)绵矢莉莎,涂愫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7月,23.00元)

即将上架

关联阅读:绵矢丽莎《好想踢你的背》 (个人觉得还是上文中《欠踹的背影》译名较妥),《好想踢你的背》:I313.45 281.2 2006,中文文学图书借阅室   

————————————————————————————————————————

 

 

 

《城市与狗》

黑色青春物语

  /

    在风云变幻岁月中长大的一代,总喜欢将自己的经历视作财富,另一面又怀着羡慕或者妒忌,理所当然认为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孩子应当“幸福地成长”。在绝大多数年轻人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中,贫穷、腐败、麻木、残忍等社会病以其无可阻挡的势头对少年进行的“成人洗礼”,他们应该比谁都不陌生。

    秘鲁当代文学大师巴尔加斯·略萨动笔写《城市与狗》的时候,年方二十二岁。书中引用了法国左翼作家保尔·尼桑的一句话:“我曾有过二十岁。我不同意任何人说那是最美好的年华。”如果说我们在1990年代的美剧里为“成长的烦恼”会心一笑,那么从年轻的略萨笔下看到的,恐怕更接近日本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那种成长的无从言表的剧痛。

    故事以一所军事学校为背景。同大多数未成年人聚集地一样,该校在外人和少年眼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家长们将这里视作让孩子们得到磨炼、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地方。少年们却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新生刚一入校就要遭受“洗礼”,从财物到自尊,遭到全方位的抢劫和凌辱;等新生升入高年级,同样继承“传统”欺压低年级;抽烟、喝酒、聚赌、偷窃、拉圈子、群殴、装病请假、越墙出逃、嫖娼,甚至偷考卷买卖试题都是家常便饭,大部分教官毫不知情,协助管理的士兵视而不见。直到一个绰号“奴隶”的少年在演习中被枪杀,他唯一的朋友阿尔贝托终于挺身告发……

    即将暴露的丑闻终于不了了之,社区张开双臂,欢迎这些从军事学校毕业的年轻小伙子。他们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甚至不乏温馨一面,个性中的残暴、疯狂和邪恶仿佛只是一种在军校环境下爆发出来的青春期综合征,涂上时间的药膏后自然痊愈,继而甚至被遗忘。只是当初那个唯一没有做过任何坏事的男孩,死在了军事演习中,他暗恋的女孩,则与心地亦有纯良一面的凶手喜结良缘。

    和许多作家的成名作一样,《城市与狗》也布满了略萨个人经历的痕迹。如他在前言中所说:“为了编写故事,我首先得成为孩童时期的阿尔贝托、‘美洲豹’、山里人卡瓦、‘奴隶’(那个莱昂西奥·普拉多军校的士官生)、快乐区米拉芙洛尔大街上的孩子和卡亚俄港珍珠区的邻居。少年时期,我阅读过大量惊险故事书,相信过法国大作家萨特关于承诺文学的主张,狼吞虎咽了法国大作家马尔罗的长篇小说,无限钦佩过美国‘迷惘的一代’小说家的作品,钦佩他们每一位,尤其钦佩福克纳。我用所有这些东西揉成了《城市与狗》需要的泥巴,再加上青年时期的想象力、种种幻想以及福楼拜的教导。”略萨不断变换的叙事主体,构成了刚开始阅读该书时的主要障碍,但极强的情节性依然吸引读者继续前行。随着故事的铺展,变换的叙事主体成了一种优势,几位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一凸显,给整体带来强烈的立体感,造成了类似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多声部效果。成长的精神困境,进而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复杂多变的状态,其中的笔力和深度,让这部略萨二十五岁时完成的作品,成为“青春文学”领域某种难以超越的巅峰。

《城市与狗》:[秘鲁]巴尔加斯·略萨著,赵德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8月,36.00元。 

浙图索书号(时代文艺出版社,尚无译文版)I778.45 640 3 2000 ,中文文学图书借阅室

 

   

 

 

 

 

 

散 文 杂 文

《认得几个字》

孩子们不要诗,他们要笑

  /

    假期读的一堆书中,最喜欢的当是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读了太多的高头讲章,宏大叙事,回过来看看这样的东西,却有一种温润亲切的感觉。

读完此书其实让我浑身冒汗,原来我是个不识字的人。不但自己平时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常常懒得去查字典,而且更别说是要把字词的典故像他那样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人们常常把不拘小节当作是一种美德,但在学文化的问题上,“不拘小节”有时候就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

    张大春表面上谈的是字,实质上却关涉人世沧桑。管中窥豹,认得几个字,便是认得一整个世界。这里不说中学生作文里常提到的布莱克的“一沙一世界”,就是从当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我在张大春的书里划了许多横杠杠,把他那些机智、诙谐并富于洞察的语句都一一记下。

    在谈到有人提出“不要逼着孩子把字练好”的快乐学习理念时,他说:“要知道,打着不打孩子的招牌,还是可以欺负孩子的。就像打着科学的招牌,居然会轻鄙书写活动一样,大模大样欺负着我们的文化。”在回应教育部门要求“增加文言文的教材比例”时,他又说:“这样把古典语文教育当群众运动来鼓吹,不是宽估了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专业论述价值,就是高估了自己作为一个公共人物的影响力,或者,根本低估了语文教育的复杂性。”

当然,除了把文字用于现实批判之外,张大春更多的是用文字来和两个孩子交流情感。整部作品因为两个孩子的出现,由于两代人之间的碰撞而显得生趣盎然。

读张大春的这本书,不免让人联想起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与《亲爱的安德烈》,让人感慨。有时候,因为有这样的父亲与母亲,才会有这样可爱单纯的孩子;而父亲与母亲之所以如此优秀,也正是由于他们也曾有过可爱的父母。就如张大春的另一本书的题目一样,他也曾“聆听父亲”。

    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更注重心的培养,而非脑的灌输。有纯净善良的心灵,才有可能孕育出真正博大丰厚的文化。

    张大春说,重要的不是中文程度或任何一科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哪一本书,或哪些是非读不可的好书,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孩子能不能一顿晚饭吃两个钟头,无话不谈——而且就从他想学说话的时候开始。

    他还说,孩子们不要诗,他们要笑。你不能让他们笑,就不要给他们诗。

    他在告诉我们,那才是真正的有文化,文化的根基在心灵。

《认得几个字》:张大春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8月,46.00   

即将上架

关联阅读:张大春《聆听父亲》,I267 1451 2008,中文文学图书借阅室  

————————————————————————————————————————

 

新蜻蜓蝴蝶梦(抒情散文)

鲁周第 /

 

    庭院里花草繁茂,有蜻蜓和蝴蝶飞来飞去,有一些停落在花瓣上,悠然自得地闻着花香。嬉玩的孩子突然看见一只红蜻蜓站在了黄色的夜兰香上,薄如红纱的翅膀在舞动。她轻轻走到花儿前,红蜻蜓立刻飞走了,孩子追寻它的身影,看见它在院子里盘旋了一会儿,又轻盈地落在了一朵蔷薇花上。

    红蜻蜓是一种精灵,一种传递情感的精灵。于是我开始审视起蜻蜓来。咏蝶的诗文历来很多,流连花丛的蝴蝶,很多与情爱关联,最有名非梁祝化蝶双飞莫属。但说到蜻蜓好像只有"蜻蜓点水'',或宋人笔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淡淡喜悦,仅仅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炎夏景致里应有的点缀。要说与情爱牵扯,唐代刘禹锡的《春词》写的恰到好处。“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飞上的是少妇的闲愁,使人感叹春光虽好,但多情难搁,更别说是缠绵梦里人,今又在何方?思念有一痛,淡淡化相思。而蝴蝶之爱浓得化不开,与君爱,山盟海誓终无悔,缠缠绵绵无尽期。

蝴蝶使人间有了一些天堂的意味,特别是在有草坪和鲜花的人间。它飞的不快,透着眷恋,仿佛一切无不美好。蜻蜓似乎也只有“点水”'之功,故历来咏蝶不衰,而蜻蜓也最多只是春窗下的一段闲情,炎夏小桥流水里的一缕清愁,是画里的小写意,文章里的小转折,小情感。仔细想想,对蜻蜓你又要苛求什么呢?空气湿润,树叶吐露清香。一只只蜻蜓迎面飞来,平伸翅膀,多在水草和岸花生长的地方飞翔盘旋,倐忽来去,在不经意间与你相遇,是惊喜,也是感动。

    何尝不是一次邂逅呢?有时,它会突然停下,停在细细的枝梢上,尾翼颤动。如果此时你伸出手想捉住它,可没那么容易,是经常会落空的。这时候你脑海里说不定会闪现起童稚时代追逐蜻蜓上下翻飞的经历,移开欣赏风景的视线,沉醉了起来。白天啄蚊虻,晚上饮甘露。它们又是雨的精灵,蜻蜓低飞时,天就要下雨。头顶聚散的云层,雨滴落下,它们会顺着细密的雨丝回到天上,等到雨停后,再回到地面观察土地是否湿润。

    做一个蜻蜓,也找得到你要的快乐。所以说以往对蜻蜓的绘写是不够的,点缀之笔,轻轻带过,与多做主体之选的蝴蝶相比,真的是太边缘了。列那尔说,蝴蝶是“对折的,找不到投递地址的雪白的信函。”'蝴蝶送信已送了整整一个夏天,在花朵或松枝上,把这些“信”'打开,可惜没有几个人认真读过。于是我又想起蝴蝶的可怜来。元曲(南吕 一枝花)《秋蝶》真是言尽了衰蝶落幕前的哀愁,读来,字字煎熬,意味无穷。把一个自爱自怜的小蝶,风流雅韵的女子写活了,情爱刚着笔,秋风尽妖娆了。"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读了胡适之先生的蝴蝶,又有另一种收获。把两只热恋的蝴蝶写得分外贴切。欲分欲分不开,楚楚动人肠。若真要写蝶单飞,不管你是怎样的心情,总会使情感无法落,心也就乱了,感觉真的孤单了。胡老真的是作文高手,文字平实,但不乏性情,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所以说蝴蝶天生就是寄托情感的尤物,那怕媚惑来世唯有它传唱。“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款款。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已远。”'阵雨后,去看看上下飞舞的蜻蜓吧,无声惜细流,闲停蚱蜢舟,载动一点愁。

    在我的仲夏夜之梦里,有留在记忆蜕变深处知了的回响,稻花香里的蛙鸣,他乡遇知音的小蝶,当然还有闲庭信步,飞到西东的流萤。夜到中央,蟋蟀捶鼓,蜻蜓浅飞青纱帐,流连往返。

————————————————————————————————————————

 

 

 

 

 

 

 

历 史 传 记

《寻找真实的蒋介石》

历史人物的风波

卢德勇 /

    这段时间,关于对蒋介石研究的“新成果”不断被推出、炒作,闹得轰轰烈烈。正好手上有一本杨天石的《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所以趁周末偷闲翻看了这本去年出的书,也想寻寻《蒋介石日记》中那个真实的蒋介石。

    杨天石,是目前国内中国近代史领域比较权威的研究者,这几年时间,他的研究课题专注于蒋介石日记。他常自嘲,为研究蒋介石日记,要经常自费的飞美国翻看原件,把自己七十多年来的积蓄都花掉了,现在只能靠一些企业家赞助才能飞美国了……

    我与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去年,杨天石来杭州在浙江大学做过两个讲座,一个公开的讲座就是讲“蒋介石日记”的,另一个非公开的讲座是讲“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根源”,这我都赶上了。讲座后,还与先生一同漫步在玉泉的幽香下,仔细聆听他对我们这些晚辈的教导。也就是那次讲座后不久,先生的新作《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上下两册)面市了,引起了新一轮的“蒋介石”研究热潮。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学者开始把目光盯在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里珍藏的那“蒋介石日记”原稿。

    如果我没记错,1949年以后的“蒋介石日记”将在今年向社会开放。而之前的时间,我们仅能看到的是1949年以前蒋介石写的日记。日记记录的是一个人的心声,从日记中我们可能挖掘出更新更有价值的史料,对于我们认识清楚一个真正的蒋介石是有重要意义的。

    风波也就来了。研究学者们对于“蒋介石日记”的研究从出发点就存在着争议,首先争议的焦点在于“蒋介石日记”在对待历史的真实性。因为在日记中,蒋介石记录下了许多关于他的政见与决策的过程,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会是蒋介石自己写的吗?他有时间写吗?他把政见与相关的决策都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的目的又是什么?而且,蒋介石几十年如一日的写日记,每天不落,这是为何?

    杨天石认为,“蒋介石日记”记录和反映的都是真实的蒋介石本人,从言语和心路风格来说都真实体现了蒋介石本格的性格特点,特别里边涉及很多关于家庭隐私和一些痞子般谩骂的言辞都说明了“日记”生动的记录了蒋介石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心绪。今天对“蒋介石日记”的研究一定能更真实的还原历史上的蒋介石。对于近现代史的研究是很珍贵的一份材料。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解释可能更好的找出原因所在,因为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许多国家大事、政策的亲历者。

    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蒋介石日常工作这般忙,哪还有这样的闲心去写日记。甚至怀疑,蒋介石这般造作的写日记,是否会把个人意识强加到日记里头,让我们更难查找历史的真实!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看有关陈布雷的传记和著作,对“布先生”为蒋介石谋笔的二十多年时间颇为感慨。“布先生”留给后人的作品并不多,因为,“布先生”一直是蒋介石倚仗的文胆,蒋介石大部分文稿和讲稿都是出于“布先生”之手,蒋有任何想法只要跟“布先生”一点,“布先生”便能如实捕风捉刀,成为美文,所以陈布雷深得蒋介石赏识,成为蒋家的座上宾,跟蒋介石走得最近的人。

    那就就这样来说,蒋的主张都通过下面的人去实现了,蒋晚上是有时间操劳他的日记的,而且,以前的人不像今天晚上消遣的节目很多,电视电脑玩玩,晚上做做日记也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对于蒋介石记日记数十年如一日,从不落下的坚持,我们不能不佩服,从青年,写到老年,从家事写到国事,从大事写到小事,从政见写到隐私,这需要多大努力啊……

    不管怎么说,蒋成为了过去。今天对他的身份进行重新挖掘,对现实意义并不大。但对我们回顾往事那段历史,特别是抗战的那段历史,让我们从新认识,从历史中学到东西,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杨天石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5月,60.00(上下册)              浙图索书号:K827.7 481.126 V1 2008,中文社科图书借阅室

————————————————————————————————————————

《日本涉藏史》

             潜伏西藏的十个日本人

  /

    藏学作为东方学重要分支之一,近几十年受到的关注不断升温,致力于藏学和西藏历史研究的中国藏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些重要的西藏历史学术专著。2005年,中国藏学出版社的“西藏文明之旅书系”将梅?戈尔斯坦的学术巨著《喇嘛王国的覆灭》汉文版再次出版,让出版发行界和藏学界持续十年之久的“喇嘛王国现象”再掀热潮。而出版社同年推出的“西藏问题研究丛书”中,秦永章博士的著作《日本涉藏史》虽然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介绍和论述日本近现代涉藏史的专著,却没有引起民间甚至学术界的关注。

    《喇嘛王国的覆灭》重在阐述近现代西藏地方统治集团的内部政治,揭示喇嘛王国政教合一制度覆灭的内因,严谨易读,是西藏政治历史研究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而《日本涉藏史》则积作者十余年历史学功底,五年日本考察治学经历,厚积薄发而成,填补了学术界在日本与西藏关系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盛宴中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纳入囊中,开始将贪婪的目光延伸向长江之源的青藏高原。积弱难返,清政府在西藏问题上完全丧失主权国家应有的地位,英国凭借殖民地印度的地缘优势,先后攫取了拉达克、不丹、锡金这几个附属清政府的藩国。闭关自锁了千余年的西藏被迫暴露在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枪炮之下。十几年前,以江孜宗山城堡战役为背景的电影《红河谷》为民众打开了尘封了一百年的英国侵藏史。

    不狩之疆,虎视狼瞠。垂涎西藏的何止英国,先后完成近代化改革的日本、沙俄明瞭当时世界大势,意欲在帝国主义列强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中封疆拓土。日本意图经略西藏,通过藏传佛教控制蒙古,进图新疆、中亚,谋求亚洲霸主地位。沙俄则欲先取西藏,进谋中南半岛,与英、法分羹南亚,打通南部出海口。

    强敌环伺,危在旦夕。这就是清季西藏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形势,也正是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在西藏问题上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外在威胁。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造就的强国梦让雄心勃勃的日本人集体患上了亚洲宗主狂想症。日本在门户开放后推行神道中心主义,采取“废佛毁释”政策,以东西本愿寺为代表的日本佛教界革新图强,开始支持对外扩张侵略的日本军国主义,在教化国民协助战争中成为御用宗教。日本人本性谨慎踏实,富有探究精神,可是在十九世纪晚期,日本对西藏的了解几乎全是来自中国和西方。与此同时,受西方影响,探险热风靡日本,为了探求神秘的西藏,扩张日本的势力范围,填补日本人入藏的空白,一批批日本僧人、间谍、浪人前赴后继,纷至沓来,有的百折不挠,有的亡命途中;有的遁迹潜行,有的来去风光。活真真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以明显感受到狂热推行“大陆政策”和“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历届政府的良苦用心,也大可窥见宗教文化交流在地缘政治角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书按照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期分篇论述日人涉藏历史,让读者可以结合西藏近现代史,清晰把握日本涉藏各个阶段的背景和特点。

    因西藏上自达赖和噶厦政府,下至藏区各地民众,历来反感外国人入藏,加上英国在十九世纪初成功将西藏纳入其势力范围后,也排除其他外国人的入藏活动,所以早期日本人唯有精心乔装,秘密入藏,否则多半折戟沉沙。

    第一位进入西藏的日本人是黄檗宗僧人河口慧海。他选择了经由印度、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的路线,于1901321日成功入藏,并冒充西藏西北地区的喇嘛混入色拉寺。河口先后两次入藏的活动主要集中于学经、行医、收集藏文、梵文佛教典籍,他通过结识噶厦官员和宗教人士,得到接近十三世达赖喇嘛和九世班禅的机会,并获赠藏文《大藏经》。这是日本宗教人士与藏传佛教两大活佛系统的首次接触。值得一提的是,河口慧海入藏前在加尔各答学习藏语的老师萨拉特?钱德拉?达斯有着藏学家和英国间谍的双重身份,而河口也因将俄国在西藏的渗透行动等情报向达斯汇报,被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为英国服务的日本间谍。

在日本政府苦心经营日藏关系的过程中,曾在1899年计划入藏却无功而返的寺本畹雅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在1900年作为八国联军日本第五师团的翻译再次进入中国,在日本驻华公使的指挥下,周旋于李鸿章和清廷皇室之间,在八国联军敦促西太后和光绪帝回京的计划中,成为日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处心积虑的寺本通过救助雍和宫的六百名喇嘛和紫禁城的六百名宦官,以及一些皇亲国戚,因此与京城高官显贵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拉拢雍和宫高僧,促成了塔尔寺寺主阿嘉活佛的访日之行,凭借这一点声名鹊起。

    从此,寺本畹雅在日藏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特殊。在流亡蒙古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临时驻锡青海塔尔寺的一年间,寺本畹雅在东本愿寺和达赖之间穿针引线,更重要的是,他极力鼓吹西方威胁论,宣传日本的佛教、政治、军事情况,别有用心地为西藏的出路“出谋划策”。“靠俄无望,归清不甘”的达赖喇嘛从这时起把寺本当作了解外界局势的顾问,当时在塔尔寺的德国地理学家艾伯特?塔福勒艳羡地说:“如果参加他们的宴会,你就会发现在欧洲人并不完全了解的中亚地区(实指西藏),寺本已成为这一地区最高权威的伙伴。”他相信,通过像寺本这样有才华的献身者,日本政府可以时刻掌握内陆亚洲形势的情报。

在寺本畹雅的渗透和影响下,十三世达赖喇嘛对日本人的好感倍增,因此在达赖有生之年,日本人终于可以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西藏,达赖喇嘛和西本愿寺开始互派留学生,青木文教、多田等观和矢岛保治郎先后入藏,成为达赖喇嘛推动的政治、军事改革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日本与达赖政权开始了一段甜蜜的关系。

    192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与九世班禅的矛盾激化导致了班禅出走内地。日本有关当局从未停止过对班禅大师的拉拢和情报刺探工作,甚至有过挟制班禅的计划。“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激发了九世班禅的爱国热情,他不但严词拒绝日本各界人士的拉拢,揭露日寇“蒙古自治”阴谋,还通过念经祈祷、通电抗日、发表《告西陲民众书》等方式不断号召蒙藏僧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抗日战争。然而在日本人的极力拉拢下,九世班禅身边的部分人物出于班禅集团地位考虑,意念出现了动摇,竟然引狼入室,携带日本间谍入藏。而达赖喇嘛在受到青海、四川军阀武力威胁下,也对日本政府的间接支持存有期望,并保持与多田等观等人的书信来往。不过,由于全国抗日形势,日本人进入西藏的渠道再一次转入地下,先后派遣野元甚藏、木村肥佐生、西川一三等人潜入西藏搜集情报。

    这一时期日本间谍一般先学习汉语、蒙古语或藏语,再精心乔装或跟随别人混入西藏,潜伏学习或伺机刺探情报。

    如将日本涉藏史放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近现代史大框架中进行比较,读者很容易发现,日本民众各界在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均扮演了先行军的角色。不管是在由川、青、滇三次进藏均告失败命丧藏人之手的能海宽,或是热衷政治、极力拉拢亲近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寺本畹雅,抑或是担任旧西藏军事顾问并娶藏女为妻的“无钱旅行”冒险家矢岛保治郎,都怀着超乎常人的热情,将国家战略和个人使命结合在一起,历经千难万险,以不达目的死不休的坚韧精神,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在日本富强所进行的宗教传播、文化宣扬、军事侵略、政治阴谋、外交攘夺中披肝沥胆,甘做马前卒和铺路石。

    曾潜行入藏、至今健在的日本间谍西川一三写道:“用西北民族的包围圈进攻中国是一大策略,以蒙古族、藏族为友构筑包围汉民族的体制,是解决中国事变的钥匙……潜入西北,与蒙藏民族为友,去协力完成对汉族的包围圈,这种愿望使我热血沸腾。”这正是他们入藏动机和使命感的真实反映。

    西藏解放五十年来,全新的西藏逐渐步入现代化进程,但西藏局势的风吹草动还是会产生不同寻常的国际影响,其中欧美、日本的藏学研究者也不同程度地卷入有关西藏问题的政治风波。正如朱维群先生所说:“现代意义上的藏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政治属性。”去年的拉萨暴乱是在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发生的,在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中引起了研究藏学和西藏历史的热潮。但愿这股热潮里能够沉淀出一些宁静而有韧性的青年,入藏实地考察,潜心体会和研究,对西北民族怀有更深的了解愿望和真挚感情。假以时日,定会让广大的民众对西藏不再感到遥远和陌生。

    “和而不同,共生共荣”,相信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理想发展模式。

《日本涉藏史》,秦永章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8月,15.50

浙图索书号:D829.313 530 2005,中文社科图书借阅室

————————————————————————————————————————

《我了解这些女人的身体—甚至超过她们的丈夫》

名女人背后的男设计师

  /

    自从人类耻于裸体之后,“服装”从最初的实用性所需一步步演绎为艺术、审美、道德等范畴不可或缺的一个标签,随着各个时代的演化,服装的生命力愈加旺盛,难怪有广告语指出:“三日不购衣,便觉面目可憎”,或“服装就是一种高明的政治”。

看客们一定记得许舜英为台湾中兴百货设计的这些著名广告文句,它们像催开了消费者内心的某种欲望,看似替商家出招,却又像是时尚达人的个性宣言,冼炼的语言包含的却是哲理的蕴意——美国服装设计师阿诺德·斯嘉锡的这本《我了解这些女人的身体——甚至超过她们的丈夫》,便以如此诙谐而颇富蕴意的广告语作为开场白。

    斯嘉锡1931年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犹太血统家庭,上有哥哥姐姐,他继承了父母身上的艺术细胞,从小喜欢画画,12岁即登台担纲轻歌剧主角,后在一所时装设计学校仅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三年的学业。1953年他来到纽约,开始了他的服装生涯。在这个大都会的喧闹之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大人物,政客、名门、金融家、明星,斯嘉锡靠着自己敏锐而犀利的嗅觉作出了辨别,并从容应对——要想在这座城市立足生根,耍小聪明或一时得志都不是解决长远生意之道,作为斯嘉锡本人而言,提供超前的时尚理念和优质的服饰是自己创业之本,但如果仅凭技艺吃饭,也许生意红火,却远不会达到技艺与生意的双重收获。

“你必须像个心理分析师,”他如是说道,而他也的确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与这些社会精英人物特别是他们的妻子打交道,无疑要习惯她们娇纵而怪异的性格,除了有精巧手艺还需有一副好脾气。

    他接触过几千名女性,在书中只例举一些历史上有名人物,她们对他来说已不只是客户那么简单,从琼·克劳馥的蓝绿色曳地雪纺绸长大衣、艾森豪威尔太太的粉色调无肩带礼服,到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的红宝石色缎子裙,再到芭芭拉·史翠珊的黑色网眼透明装,以及两代布什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黛安娜王妃……似乎,服装倒成了次要,人物成为本书值得炫耀的资本。难怪时至今日,斯嘉锡后悔当初拒绝免费提供服装给肯尼迪夫人——看样子,人生体验与服饰潮流同样,会在各个阶段发生变化。从生意场上的锱铢必较,到学会自省与宽容,文中处处体现他的细心、用心和耐心,他夸赞每一位曾接触过的女性,虽然她们身上或多或少有怪癖及坏脾气,但是斯嘉锡俨然一位忠实的管家,既要管好她们的着装,又要替她们守住秘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欣赏她们每一位,甚至比她们丈夫更了解她们身体的每一道尺寸。

    斯嘉锡为完成这部自传书翻阅了此前收集的整整七十八本职业生涯的剪贴簿,他如此总结道:“迄今为止,我设计了五百种款式,制作了两万件服装……我的人生信条就是‘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正因他执著的信念及生意人的精明态度,才使得财富源源不断的涌入他的口袋——他了解这些女人的身体,更深入她们的心理,同时也信守诺言、从不做对客户有损害的事,这让他收获了比财富更可贵的东西——信誉。

    你也许会对斯嘉锡设计的服装嗤之以鼻,认为它被那么多明星、名人所拥有,已然泛滥,不像纪梵希不像范思哲,永远是少数的几个明星在专享它——可是美丽的服饰又有谁能拒绝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一个品牌绝大多数人都叫好,它怎么可能被埋没?斯嘉锡时常在出席一些大型聚会时内心由衷发出感慨,作为一名有着犹太血统的蒙特利尔的设计师,实在太不容易了。从成立工作室后,一方面要扩展服务领域,一方面又要拓展服装范畴,又要千方百计挤入上层社会的交际圈,通过口口相传的广告效应和服装本身说话,斯嘉锡以自己的良好信誉和做人原则揽获了一桩又一桩大买卖。

    那些明星、总统夫人在镁光灯下的现身,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斯嘉锡服装的完美表演,换句话说,当她们如花朵般在历史的浪潮中黯然凋谢,关于她们曾经美丽的时刻,被镜头捕捉住的一瞬,却永远有个声音在诉说着。无可否认,斯嘉锡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这些明星或名人背后的女人,她们的人生、生活、美丽,以及镜头下琐碎的轶闻趣事。对于他来说,她们成就了他的作品,更成就了他的人生。

《我了解这些女人的身体——甚至超过她们的丈夫》,(美)阿诺德·斯嘉锡,张婷译,新星出版社,20096月,28.00

浙图索书号:K837.125.72  448 2009,中文社科图书借阅室

————————————————————————————————————————

 

 

 

 

 

 

《你会鼓励孩子吗?》

快乐教小孩

  /

    常常,我们面对成长中的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我们希望倾自己全力许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可孩子成长的脚步往往不尽如人意。我们不愿意拔苗助长,却又担心孩子一起步就输在起跑线上。

    要是所有的孩子都按照现在认为优秀的标准来生长,来发展,那这个千人一面的世界上该是多么无趣,又多么无望。印度思想家奥修说得好,“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我们其实早就知道,一时的输赢、快慢并不能代表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不要轻易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比较,关键是要帮助孩子快乐地成长,在成长中体味到快乐,真正像自己一样快乐地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如果你对孩子的优点和进取心视而不见,哪怕确实小得不能再小,而是喋喋不休于孩子暂输一筹的地方,你怎么会开心?孩子又怎么会快乐?

    无限期望和不断失望的生活,肯定不是理想的人生。如果你想改善这样的生活状态,枕边放上一本《你会鼓励孩子吗?》,书中介绍了100种引导孩子成才的方法,相信你会有不少收获。你会更加快乐而自信地面对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用欣赏、的暗示、赞赏和鼓励,就能发现他每一个天然的棱、面都能折射出纯朴的光泽。

    经常翻翻这本书,你会发现,孩子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孩子身上不是没有闪光点,而是之前自己没有耐心地发现。你努力告诉孩子,做得好,好在哪里,做得不足,不足在哪里。这样做家长,每天的快乐肯定比烦恼多得多。

我们想得更多,鼓励孩子的方法更多,屋子里才能更多一些孩子的笑声。

《你会鼓励孩子吗?》:王厚、黄智鹏 编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月,32.00                 浙图索书号: G78 1703 2007中文社科图书借阅室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科学著作的里程碑。介绍了宇宙本性最前沿的知识,例述了虫洞和时间旅行等激动人心的课题。观点瑰丽而迷人,思维清澈而智慧。                                  ——鲁周第  推荐

浙图索书号:P159-49 180 2 2006,中外自科图书借阅室

 

基普?S?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

作者以精彩的文字,记述了如黑洞和时间机器等宇宙现象,为我们解释了他们所认识的宇宙。犹如打开了历史画卷,让读者不知不觉窥得物理学的奇迹。      ——鲁周第  推荐

浙图索书号:O412.1 460 2000,中外图书闭架外借

       

?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

如林的寺庙、扎仓和更参,顶礼膜拜的《甘珠尔》、《丹珠尔》,障天蔽日的煨桑柏烟,洪钟般的诵经,清末的西藏守着一座“伟大的五世达赖”筑起的宗教长城,顽强地抵御任何现代文明的进入。然而,世界剧变中的清王朝都摇摇欲坠,四顾茫然的西藏更是一叶海上扁舟。保守与革新,政治与宗教,达赖与班禅,西方与中央,这些强大力量的角力和纠结,造成十三世达赖两次出逃,九世班禅避祸内地十几年。通过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长时间田野考察,对八十位历史当事人的亲自访问,时代剧变之川军拉萨兵变、英印侵藏,屈辱条约如《拉萨条约》和《西姆拉条约》,政治阴谋如第穆活佛事件、热振事件,革新派人物如土登贡培、龙厦、更顿群培,藏独杜鲁门事件、驱汉事件,在本书中一一再现和解剖,复杂的历史图景逐渐显影。请阅读者不要畏惧于煌煌七百多页的厚度,因为没有哪本书可以更好地还原一个近代西藏的真面目了。                                                                         ——李鹰   推荐

浙图索书号:K297.5 524 2 2005,中外社科图书借阅室

 

 

 

 

文澜书讯

20099--200910

(总第6期)

 

印发日期:200910

主管: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主办:浙江图书馆文澜读书·读者书评会

通讯地址:杭州市曙光路73号浙江图书馆读者活动推广部

电话:87988636

邮箱:fangjie@zjlib.cn

 

 

浙江图书馆 浙ICP备10002501号 Copyright © 2015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 | 电脑版